Wednesday, October 21, 2009

地核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5kg/m3,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但地球表面物質的密度只有大约3000kg/m3,所以一般認為在地核存在高密度物質-在地球形成早期,大约45億(4.5×109)年前,地球幾乎是由熔化的金属组成的,這就導致了地球中心處發生高密度物質聚集,低密度物質移向地表的過程(参見行星分異作用)。地核大部分是由鐵所组成(占80%),其餘物質基本上是鎳和矽。像鈾等高密度元素要不是在地球裏頭稀少,要不然就是和輕元素相結合存在於地殼中(参閱長英礦物條目)。

地核位於古氏不連續面以内,地核又以雷門不連續面為界分為兩部分:半徑約1250km的内核,即G層,以及在内核外部一直到距地心约3500km的液態外核,即E、F層。F層是地核与地函的過渡層。

一般,人們認為地球内核是一個主要由鐵和一部分鎳組成的固態核心。另一個不同的觀點則認為内核可能是由單鐵結晶組成。包在内核外層的外核一般認為是由液態鐵質混合液態鎳和其他輕元素組成的。通常,人們相信外核中的對流加上地球的快速自轉-藉由發電機理論(参閱科氏力)-是產生地磁場的原因。固態内核因為温度過高以致於不可能產生一個永久磁場(参閱居里溫度)。但内核仍然可能保存有液態外核產生的磁場。

最近的觀測證據顯示内核可能要比地球其他部分自轉得快一點,一年約相差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